且说田令孜带着天子以及少数亲王大臣逃离长安时,被贬为太子宾客的郑畋在天子驾前伏地痛哭。
“大胆!追兵大至,你竟敢阻拦圣驾!”田令孜出马骂道。
“臣世受国恩,无以为报,愿率领兵马,与草贼以死相博!”郑畋含泪答道。
田令孜转念一想,既然有人愿意和黄巢拼命,何不做个顺水人情?于是转变语气,对郑畋说道:“既然你有这份忠心,那就封你为凤翔节度使,为天子光复长安。”
“陛下幸蜀,路通阻塞,奏报难通,请求给我便宜从事的权力。”
田令孜告知天子后,许可了郑畋的请求。郑畋领命拜谢。
黄巢自从入主长安后,日日莺歌燕舞,左拥右抱,居然把追击李唐朝廷之事抛在脑后。一日,尚让闯入宫中,驱散歌姬,对着黄巢伏地而拜,说道:“而今李唐皇帝尚在蜀中,天下各路藩镇正往关中涌来。黄王不可掉以轻心啊。”
黄巢正在兴头上,忽然被人打断,心里很不开心,于是很不耐烦地挥挥手,“我……不,朕,朕命你总揽一切兵马务必捉拿李唐皇帝还有阉宦田令孜。去吧!”尚让一时无语,于是退出宫门,代替黄巢发布命令,号召长安的唐朝百官到大齐宰相赵璋的住处投报官位和姓名者,这样可以恢复其以前的官位。然而此时的黄巢士兵已经杀红眼了,很多唐朝官吏已经被灭门了,有些官员下葬后,被黄巢的士兵扒了坟墓,尸体扔到街上没人管。剩下官吏见状哪敢和黄巢合作,很多人都在想怎么逃出长安。
郑畋正在凤翔城外的军营议事,忽然传来黄巢使者求见。监军袁敬柔与其他将领对使者毕恭毕敬,使者堂而皇之走进大帐,宣读黄巢的赦免赦书,将领们一致下跪听旨。郑畋见状气得浑身发抖,竟然昏厥倒地,脸部被地上的瓦片擦伤。袁敬柔见状,先代替郑畋在降书上署名,然后一边派人侍奉郑畋歇息,一边组织宴会,接待黄巢使者。
宴会之上,音乐响起。就在歌莺舞燕的时候,台下士兵们哭成了一片。使者不解,问袁敬柔士兵们为何痛哭。袁敬柔答道,这是士兵们担心郑畋的身体健康,所以才痛哭的。此事传到民间后,百姓无不痛哭流泪。
郑畋苏醒后,仆人将这些事情一一告知。郑畋说道:“吾已知晓天下人心尚未厌恶大唐,草贼授首无日矣!”说罢便咬破手指,写了一封血书,让自己儿子郑凝绩送到天子处,以表忠心。
郑畋先捉捕袁敬柔,将其斩杀,然后召集部下,对将士们训话道:“天有阴晴,月有盈亏。以汉朝之强,尚有王莽、董卓肆掠天下;今日之黄巢,就是昨日之王莽、董卓!最终难逃一死!我大唐,十八帝之鸿猷,铭于神鼎;三百年之睿泽,播在人谣。当今天子,政尚宽弘,刑无枉滥,翼翼勤行于王道,孜孜务恤于生灵。足可传宝祚于无穷,御瑶图于不朽。愿意从贼者,现在就可以走,郑某绝不阻拦!愿意捍卫大唐天下者,现在便与本帅歃血为盟!”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捍卫李唐江山,当场歃血盟誓。
郑畋以泾原节度使程宗楚为副都统,并请前朔方节度使唐弘夫为行军司马,秘密地与附近藩镇联络,相约合兵攻讨草贼。当时神策军有好几万人分散在关中地区,一时间群龙无首。郑畋派人将各地神策军招抚到凤翔,把自己的私人将财产分给将士们,用以笼络军心。郑畋日夜加紧训练士卒,又组织军民修复凤翔的城墙壕堑以及兵器军械,于是官军再次军势大振。
郑畋得知尚让在整顿兵马,准备追击天子,于是赶紧召集诸将,商议对策。就在郑畋与部将讨论时,忽然门外士卒来报,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率军来支援凤翔,郑畋喜出望外,出城三十里迎接杨复光一行人。
杨复光进入军营后,了解到尚让的动向,沉思片刻,对郑畋说道:“自古骄兵必败。草贼从采石矶杀到长安,这一路上从未挫败,早就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了。相公可派一军与贼人接战,然后诈败后撤,我等预先设好伏兵,贼众不难破矣。”郑畋等人听罢,赞不绝口。
此时尚让率领兵众五万余人进攻凤翔,郑畋亲自率领数千士卒在龙尾陂阻挡草头军。尚让原本就轻视郑畋是一介书生,此时看到郑畋所部旗帜混乱,阵型疏散,更加瞧不上官军。
尚让对自己的副将王播说:“知道为何要改朝换代吗,一介书生,别说领兵,就是让他杀一只鸡他都杀不死。朝廷用此等人物,安能不败?”
“太尉所言极是,不如把这个功劳让给末将。您看如何?”
“好,你率全军进攻,杀他个片甲不留,我给你擂鼓助威!”
“多谢太尉提携。”王播说完就率军掩杀过去。
一时间鼓声大震,王播所到之处,官军溃不成军,望风披靡,纷纷逃窜。身边一个将校对王播说,“将军你看,那个身穿紫袍的一定是郑畋。”王播大喜过望,急忙追赶。王播手下喽啰一听到前面有条大鱼,于是蜂涌而进,队形一下子陷入混乱,向前乱冲乱杀。
当冲到一个山谷中时,忽然四周旌旗招展,喊声大作,伏兵四起。山坡上滚木礌石如山洪一般倾泻而下。王播这是才知中计,急忙回军后撤,一时间自相践踏,手下喽啰死伤无数,山谷之中哀鸿遍野。尚让看见前方一片哀嚎,自知中计,懊恼之际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亲自冲锋,于是赶紧逃跑,终于捡得一条性命。只是可怜了王播等喽啰,伏尸绵延达数十里之长。
尚让只带着十多个亲随逃入长安,长安百姓得知此事后无不欢欣鼓舞。有书生作诗一首,贴到尚让府邸,以讽刺草头军。尚让恼羞成怒,将府衙附近的居民连同士兵抓起来,全部挖去眼睛,头足倒悬,挂在城门上。尚让依然不觉得解恨,又派人在长安城中大肆搜索能写诗的人,抓到的全部杀死,甚至把所有识字之人罚做苦役。此时的长安城已经化作人间地狱,光被杀的书生就有三千余人。
郑畋获胜的消息传遍全国,各地藩镇纷纷改变立场,原先观望的藩镇积极派兵勤王,原先投降草头军的藩镇则暗中联络朝廷,随时准备反正。只有驻守淮南的高骈态度消极,迟迟不肯发兵勤王,其割据淮南自立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。而驻守浙东的刘汉宏也心怀异志,以勤王的名义借道杭州,打算趁机扩张辖地。
此时的杭州刺史名叫董昌,其手下的都知兵马使钱镠素来多谋善断。得知刘汉宏要借道杭州,便提醒董昌,小心被其兼并。董昌派钱镠率领杭州的八都军,阻挡刘汉宏。
此时刘汉宏手下有十万大军,七州之地,而董昌只有杭州一州之地,能派出作战的部队也只有一万多人。刘汉宏率领大小战船浩浩荡荡地开赴钱塘,钱镠只有少量战船在江面上阻拦敌军。就在两军即将接战之时,江面上白雾弥漫,不能分辨敌我。钱镠见状,派出少数战船果断出击,主动进攻刘汉宏的舰队。一时间江面大乱,刘汉宏的舰队乱作一团,自相攻击。等烟雾散去时,钱镠早已回到岸边,而刘汉宏这边则伤亡大半。钱镠再次发动攻击,刘汉宏几乎全军覆没。
钱镠并没有给刘汉宏喘息之机,趁着刘汉宏刚刚大败,率军杀到浙东。钱镠知道众寡悬殊,为了激发将士们的战力,钱镠效法项羽,破釜沉舟,自断归路。其手下将士知道已经无路可退了,于是同心协力,足不旋踵。刘汉宏手下士兵本来就知道自己这边理亏,又见对方是真的来玩命的,毫无战心,纷纷投降。刘汉宏连连败退,不但没有拿下杭州,反而丢掉了自己原有的底盘。手下亲兵看见刘汉宏大势已去,于是将刘汉宏斩首,向钱镠投诚。从此,钱镠在浙江地区声威大震。
郑畋于龙尾陂大捷后,杨复光向郑畋分析了天下大势:“关中地区虽为帝都,却有一致命缺陷,那就是粮食不能自己。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,要彻底打败黄巢,必须断其粮道。而今黄巢的钱粮由河东的王重荣供给。如果王重荣肯归顺朝廷,黄巢不难破。”
于是杨复光收拾行装去往河东,打算说服王重荣。
王重荣原本是唐朝的节度使,只是惧怕黄巢的军威,不得已投降黄巢。然而黄巢进入关中之后,经常派人向王重荣索取钱粮,王重荣不胜其烦,早就想归附朝廷了,得知杨复光前来,大喜过望。于是斩杀黄巢使者,宣布归顺大唐,讨伐黄巢。
黄巢得知王重荣倒戈后大怒,派朱温向王重荣发动进攻。